|
公司基本資料信息
|
艾灸原理:
艾灸以艾絨為灸材,點燃后放置在腧穴或病變部位,進行熏熨。傳統(tǒng)中醫(yī)認為,艾灸起泡或流膿是排毒的表現(xiàn),但由于自行艾灸難以把握起泡的程度,對皮膚損傷過大,可能造成其他問題,所以現(xiàn)在普遍推薦溫和的艾灸,以不起泡為宜。
一般,時間在半小時左右,與身體相距約3—5厘米,具體以個人耐受能力為原則,不必強忍疼痛。如果灼燒感很明顯,應(yīng)該隨時調(diào)整,比如離身體再遠一些或停止治療,以免弄傷皮膚。還可借助艾灸盒等外用器具來減少損傷。
灸法的運用當(dāng)起源于人類掌握用火之后,時間亦在石器時代。艾灸產(chǎn)生于中國遠古時代,因為它的作用機理和針療有相近之處,并且與針療有相輔相成的治療作用,通常針、灸并用,故稱為針灸。